1 条题解
-
0
题意理解
题目要求将一个已经按字符串长度非递减顺序排列的列表重新排列成对称的形式。具体来说,较短的字符串应位于列表的顶部和底部,较长的字符串应位于中间。排列规则是:每对字符串应位于列表的相对两端,且每对中的第一个字符串始终位于列表的上半部分。
解决思路
- 输入处理:读取输入的字符串集合,直到遇到
0
为止。 - 排序:虽然输入已经按长度非递减顺序排列,但为了确保正确性,可以再次按字符串长度排序。
- 对称排列:
- 使用双指针方法,一个指针从列表的开头开始,另一个指针从列表的末尾开始。
- 将开头指针指向的字符串放入结果列表的前半部分,将末尾指针指向的字符串放入结果列表的后半部分。
- 如果列表长度为奇数,中间的字符串直接放入结果列表的中间。
- 输出结果:按照要求的格式输出结果。
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ames { int len; char str[30]; }; names list[15]; int comp(names a, names b) { return a.len < b.len; } int main() { int n; int sets = 0; while (1) { cin >> n; if (n == 0) break; sets++;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list[i].str; list[i].len = strlen(list[i].str); } sort(list, list + n, comp); cout << "SET " << sets << endl; for (int i = 0; i < n; i += 2) { cout << list[i].str << endl; } if (n % 2 == 0) { for (int i = n - 1; i >= 0; i -= 2) cout << list[i].str << endl; } else { for (int i = n - 2; i >= 0; i -= 2) cout << list[i].str << endl; } } return 0; }
代码解释
-
结构体定义:
names
结构体用于存储字符串及其长度。
-
比较函数:
comp
函数用于按字符串长度排序。
-
主函数:
- 读取输入的字符串数量
n
,如果n
为0
,则结束程序。 - 读取
n
个字符串并计算其长度。 - 使用
sort
函数按字符串长度排序。 - 输出当前集合的编号。
- 输出前半部分的字符串(从开头开始,每隔一个输出一个)。
- 根据
n
的奇偶性,输出后半部分的字符串(从末尾开始,每隔一个输出一个)。
- 读取输入的字符串数量
总结
通过双指针方法,可以高效地将已排序的字符串列表重新排列成对称形式。代码中使用了结构体和排序函数来确保字符串按长度排序,然后通过循环输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字符串,实现了题目要求的对称排列。
- 输入处理:读取输入的字符串集合,直到遇到
- 1
信息
- ID
- 1014
- 时间
- 1000ms
- 内存
- 256MiB
- 难度
- 10
- 标签
- 递交数
- 1
- 已通过
- 1
-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