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题解
-
0
题目题解:追忆 (Recall)
题目大意
给定一个有向图,每个节点有两个权值 和 ,且这两个权值序列都是 的排列。需要支持三种操作:
1.交换两个节点的 权值
2.交换两个节点的 权值
3.查询从节点 可达且 权值在 范围内的节点中, 权值的最大值
算法思路
核心思想
本题采用离线处理 + 标签传播 + 线段树的混合算法:
1.标签预处理:为每个节点计算入标签和出标签,压缩可达性信息
2.操作离线处理:将动态操作转化为静态问题
3.线段树维护:高效处理区间最大值查询
算法标签
-
图论 (Graph Theory)
-
广度优先搜索 (BFS)
-
离线算法 (Offline Algorithm)
-
线段树 (Segment Tree)
-
剪枝优化 (Pruning Optimization)
详细步骤
1. 标签计算
void pruned_bfs(int s) { // 计算从s出发能到达的节点(出标签) // 计算能到达s的节点(入标签) // 使用剪枝避免重复计算 }
-
出标签 lb[u][0]:记录从u出发能到达的关键节点
-
入标签 lb[u][1]:记录能到达u的关键节点
-
剪枝策略:如果通过已有标签能推断出可达性,则停止BFS扩展
2. 评分函数
score[i] = (ll)(g[i].size() + 4) * (rg[i].size() + 1);
根据节点的出度和入度计算重要性评分,优先处理重要节点。 3. 离线处理流程 1.预处理阶段:计算所有节点的标签
2.操作记录阶段:
-
对于修改操作,记录权值变化
-
对于查询操作,关联到相关标签
3.批量处理阶段:按重要性顺序处理所有操作
4. 线段树维护
struct Seg { int tr[N << 3]; void modify(int p, int s, int t, int x, int y); // 单点更新 int query(int p, int s, int t, int l, int r); // 区间最大值查询 };
复杂度分析
-
预处理:
-
每次操作:
-
空间复杂度:
其中 是平均标签大小,通过剪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关键优化
1.标签压缩:用少量关键节点表示可达性关系
2.重要性排序:优先处理高评分节点提高效率
3.操作批处理:减少线段树更新次数
4.内存复用:使用bitset和及时清空避免内存浪费
代码特点
-
使用面向对象封装线段树和访问标记
-
采用RAII思想管理内存
-
输入输出优化处理大数据
-
模块化设计便于调试
该算法通过巧妙的标签设计和离线处理,在保证正确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时间复杂度,能够处理级别的数据规模。
-
- 1
信息
- ID
- 3193
- 时间
- 7000ms
- 内存
- 256MiB
- 难度
- 10
- 标签
- 递交数
- 6
- 已通过
- 1
-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