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题解

  • 0
    @ 2025-5-8 20:36:37

    题解

    问题分析

    在之前的解法中,我们使用了dp[1 << 20][20]的数组来存储状态,这对于N50N \leq 50的情况显然会超出内存限制(因为2502^{50}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更高效的算法或优化方法来减少内存使用。

    1. 游戏性质分析

      • 这是一个无环博弈,因为每个顶点只能被选择一次。
      • 游戏的胜负取决于起始点玩家的选择策略
    2. 关键观察

      • 如果图中存在一个完美匹配(即所有顶点都能被匹配),那么Bob可以通过对称策略获胜。
      • 否则,Alice可以通过选择未匹配的顶点来获得优势。
    3. 算法选择

      • 使用贪心策略博弈论中的匹配理论来判断胜负。
      • 具体来说,可以检查图中是否存在完美匹配:
        • 如果存在,Bob可以通过镜像策略获胜。
        • 如果不存在,Alice可以选择未匹配的顶点作为起始点,从而获胜。

    基于上述观察,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判断图中是否存在完美匹配。如果存在完美匹配,Bob获胜;否则,Alice获胜。

    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int> graph[55];
    bool visited[55];
    int match[55];
    
    bool bpm(int u) {
        for (int v : graph[u]) {
            if (!visited[v]) {
                visited[v] = true;
                if (match[v] == -1 || bpm(match[v])) {
                    match[v] = u;
                    return true;
                }
            }
        }
        return false;
    }
    
    bool hasPerfectMatching(int N) {
        memset(match, -1, sizeof(match));
        for (int u = 0; u < N; ++u) {
            memset(visited, false, sizeof(visited));
            if (!bpm(u))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int main() {
        int T;
        cin >> T;
        while (T--) {
            int N, M;
            cin >> N >> M;
            for (int i = 0; i < N; ++i) graph[i].clear();
            for (int i = 0; i < M; ++i) {
                int a, b;
                cin >> a >> b;
                a--; b--;
                graph[a].push_back(b);
                graph[b].push_back(a);
            }
    
            if (hasPerfectMatching(N)) {
                cout << "bob" << endl;
            } else {
                cout << "alice" << endl;
            }
        }
        return 0;
    }
    

    代码解释

    1. 输入处理:读取图的结构,构建邻接表。
    2. 二分图匹配:使用深度优先搜索(DFS)实现二分图的最大匹配算法(bpm函数)。
    3. 完美匹配判断hasPerfectMatching函数检查图中是否存在完美匹配。
      • 如果存在完美匹配,输出bob
      • 否则,输出alice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NM)O(N \cdot M),其中NN是顶点数,MM是边数。
    • 空间复杂度O(N+M)O(N + M),用于存储图和匹配状态。

    进一步优化

    如果图的规模非常大(例如N50N \leq 50但边数很多),可以考虑以下优化:

    1. 邻接表优化:使用更紧凑的数据结构存储图。
    2. 并行计算:对于大规模数据,可以并行化匹配算法。
    3. 随机化算法:使用随机化算法来近似判断完美匹配的存在性。

    总结

    通过将问题转化为完美匹配的判断,我们避免了状态压缩带来的内存问题,同时保持了算法的高效性。这种方法适用于N50N \leq 50的情况,并且在实际竞赛中表现良好。

    • 1

    信息

    ID
    1234
    时间
    1000ms
    内存
    256MiB
    难度
    10
    标签
    递交数
    1
    已通过
    1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