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条题解

  • 0
    @ 2025-5-13 11:10:20

    题目描述

    给定一个连续整数序列 n,n+1,n+2,,mn, n+1, n+2, \dots, m反素数序列是指这些整数的一个排列,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数之和均为合数(非素数)。例如,当 n=1n = 1m=10m = 10 时,一个反素数序列为:

    1,3,5,4,2,6,9,7,8,101, 3, 5, 4, 2, 6, 9, 7, 8, 10

    这是字典序最小的**22 度反素数序列**。

    进一步定义 dd 度反素数序列,要求所有长度为 2,3,,d2, 3, \dots, d 的连续子序列之和均为合数。例如,上述序列是 22 度的,但不是 33 度的,因为子序列 5,4,25, 4, 2 之和为 1111(素数)。字典序最小的 33 度反素数序列为:

    1,3,5,4,6,2,10,8,7,91, 3, 5, 4, 6, 2, 10, 8, 7, 9

    输入格式

    • 输入包含多组数据,每组数据为一行,包含三个整数 nnmmdd1n<m10001 \leq n < m \leq 10002d102 \leq d \leq 10)。
    • 输入以 0 0 0 结束,该行不需处理。

    输出格式

    对于每组输入:

    • 如果存在符合条件的序列,输出字典序最小的逗号分隔的整数序列(不带空格)。
    • 如果不存在,输出:
      No anti-prime sequence exists.
      

    样例输入

    1 10 2
    1 10 3
    1 10 5
    40 60 7
    0 0 0
    

    样例输出

    1,3,5,4,2,6,9,7,8,10
    1,3,5,4,6,2,10,8,7,9
    No anti-prime sequence exists.
    40,41,43,42,44,46,45,47,48,50,55,53,52,60,56,49,51,59,58,57,54
    

    解题思路

    关键观察

    1. 素数判定:需要快速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可用筛法预处理)。
    2. 回溯法:尝试构造字典序最小的排列,每一步检查是否满足所有子序列和均为合数。
    3. 剪枝优化:在构造过程中,如果当前部分序列不满足条件,立即回溯。

    算法步骤

    1. 预处理素数表:使用埃拉托斯特尼筛法标记 2220002000 的素数(因为 d10d \leq 10,最大子序列和不超过 10×1000=1000010 \times 1000 = 10000)。
    2. 回溯构造序列
      • 从最小字典序开始尝试。
      • 每次添加一个数时,检查所有长度 d\leq d 的新子序列和是否为合数。
    3. 输出结果:找到第一个合法序列或判定无解。

    代码实现(C++)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 = 1010;
     
    bool Prime[MAXN*10],vis[MAXN];
    int Ans[MAXN];
    int N,M,D;
     
    void IsPrime()
    {
        Prime[0] = Prime[1] = false;
        for(int i = 2; i < MAXN*10; ++i)
            Prime[i] = true;
        for(int i = 2; i < MAXN*10; ++i)
            if(Prime[i])
                for(int j = i+i; j < MAXN*10; j+=i)
                    Prime[j] = false;
    }
     
    int Judge(int Cnt,int Value)
    {
        int sum,ValueLeft;
        ValueLeft = Cnt - D + 1;
        if(ValueLeft < 0)
            ValueLeft = 0;
        sum = Value;
        for(int i = Cnt-1; i >= ValueLeft; i--)
        {
            sum += Ans[i];
            if(Prime[sum])  //连续2、3、…、D个数的和都为素数才满足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int Dfs(int Cnt)
    {
        if(Cnt == M-N+1)
            return true;
        for(int i = N; i <= M; ++i)
        {
            if(!vis[i] && Judge(Cnt,i))
            {
                Ans[Cnt] = i;
                vis[i] = true;
                if(Dfs(Cnt+1))
                    return true;
                vis[i] = false;
            }
        }
        return false;
    }
     
    int main()
    {
        IsPrime();
        while(~scanf("%d%d%d",&N,&M,&D) && (N||M||D))
        {
            memset(vis,0,sizeof(vis));
            if(Dfs(0))
            {
                for(int i = 0; i <= M-N; ++i)
                    if(i != M-N)
                        printf("%d,",Ans[i]);
                    else
                        printf("%d\n",Ans[i]);
            }
            else
                printf("No anti-prime sequence exists.\n");
        }
     
        return 0;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最坏情况下为 O((mn)!)O((m-n)!),但实际因剪枝优化远小于该值。
    • 空间复杂度O(mn)O(m-n),用于存储当前序列和标记数组。

    示例解释

    • 输入 1 10 222 度反素数序列,任意相邻两数和为合数。
    • 输入 1 10 333 度反素数序列,任意连续 2233 数和为合数。
    • 输入 1 10 5:无解,因为无法满足更高度的约束。
    • 输入 40 60 777 度反素数序列,所有长度 7\leq 7 的子序列和均为合数。
    • 0
      @ 2025-5-5 12:04:26

      题意分析

      题目要求我们找到由连续整数 n, n+1, ..., m 组成的一个排列,使得该排列满足以下条件:

      1. 对于所有长度为 2, 3, ..., d 的连续子序列,这些子序列的和都是合数(非素数)。
      2. 如果存在多个满足条件的排列,输出字典序最小的那个。

      如果不存在这样的排列,则输出 No anti-prime sequence exists.

      解题思路

      1. 素数预处理:首先需要预处理出一定范围内的素数,以便快速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这里使用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筛法)来标记素数和非素数。
      2. 深度优先搜索(DFS):使用DFS来尝试构建满足条件的序列。DFS的过程中需要维护当前的序列状态,并确保每一步的选择都满足条件。
        • 剪枝:为了提高效率,需要在DFS中进行剪枝。具体来说,每次选择一个数加入序列时,需要检查所有新生成的子序列的和是否为合数。如果发现不满足条件,则立即回溯。
        • 字典序最小:为了确保找到的序列是字典序最小的,DFS时应从小到大尝试数字。
      3. 子序列和检查:对于当前序列的每一个新加入的数字,需要检查所有可能的子序列的和(从长度为2到长度为d)是否为合数。

      复杂度分析

      • 素数预处理:使用筛法预处理素数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log log N),其中 N 是预处理的数的上限(这里是112345)。
      • DFS:DFS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搜索空间的大小。最坏情况下,需要尝试所有可能的排列,即 O((m - n + 1)!)。但由于 m - n + 1 最大为1000,这在实践中是不可行的。因此,需要通过剪枝来减少搜索空间。
        • 实际运行时间取决于输入的具体情况。对于较小的 d 和较小的 m - n + 1,DFS可以较快找到解;但对于较大的 d 或较大的 m - n + 1,DFS可能会超时或无法找到解。

      代码实现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define N 112345
      
      int n, m, len;
      int a[N];
      bool vis[N];
      bool mark[N];
      
      // 筛法预处理素数
      void sieve() {
          for (int i = 0; i < N; ++i) {
              mark[i] = true;
          }
          mark[0] = mark[1] = false;
          for (int i = 2; i * i <= N; ++i) {
              if (mark[i]) {
                  for (int j = i * i; j < N; j += i) {
                      mark[j] = false;
                  }
              }
          }
      }
      
      // DFS尝试构建序列
      bool dfs(int pos, int temp[]) {
          if (pos == m - n + 1) {
              return true; // 找到一个合法序列
          }
          for (int i = n; i <= m; ++i) {
              if (!vis[i]) {
                  // 检查所有可能的子序列和
                  bool valid = true;
                  int new_temp[15] = {0};
                  new_temp[1] = i;
                  for (int j = 2; j <= len; ++j) {
                      if (temp[j - 1] == 0) {
                          new_temp[j] = 0;
                          continue;
                      }
                      new_temp[j] = temp[j - 1] + i;
                      if (mark[new_temp[j]]) {
                          valid = false;
                          break;
                      }
                  }
                  if (!valid) {
                      continue;
                  }
                  a[pos] = i;
                  vis[i] = true;
                  if (dfs(pos + 1, new_temp)) {
                      return true;
                  }
                  vis[i] = false;
              }
          }
          return false;
      }
      
      int main() {
          sieve();
          while (scanf("%d%d%d", &n, &m, &len) == 3 && n) {
              memset(vis, 0, sizeof(vis));
              int temp[15] = {0};
              if (dfs(0, temp)) {
                  for (int i = 0; i < m - n; ++i) {
                      printf("%d,", a[i]);
                  }
                  printf("%d\n", a[m - n]);
              } else {
                  printf("No anti-prime sequence exists.\n");
              }
          }
          return 0;
      }
      
      • 1

      信息

      ID
      1035
      时间
      1000ms
      内存
      256MiB
      难度
      10
      标签
      递交数
      2
      已通过
      2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