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题解

  • 0
    @ 2025-5-11 18:07:13

    算法标签

    模拟:模拟微处理器的执行过程,包括指令的读取、执行以及内存和累加器状态的更新。 拓扑排序,暴力枚举

    解题思路

    数据结构定义: 使用一个长度为 256 的数组来表示内存,每个元素为 4 位十六进制数。 定义两个变量 A 和 B 作为累加器。 定义一个变量pc(程序计数器)来记录当前执行指令的地址。 指令执行逻辑: LD 指令(代码 0):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到累加器 A。 读取指令后的两个字作为地址,从该地址处读取内存数据到累加器 A。 ST 指令(代码 1):将累加器 A 的数据写入内存。 读取指令后的两个字作为地址,将累加器 A 的数据写入该地址处的内存。 SWP 指令(代码 2):交换累加器 A 和 B 的内容。 ADD 指令(代码 3):将累加器 A 和 B 的内容相加,结果的低位字存于 A,高位字存于 B。 将 A 和 B 的值相加,处理溢出情况,更新 A 和 B 的值。 INC 指令(代码 4):累加器 A 加 1。 对累加器 A 的值进行加 1 操作,处理溢出情况(即当 A 为 F 时,加 1 变为 0)。 DEC 指令(代码 5):累加器 A 减 1。 对累加器 A 的值进行减 1 操作,处理下溢情况(即当 A 为 0 时,减 1 变为 F)。 BZ 指令(代码 6):如果累加器 A 为零,跳转到指令指定的地址。 判断累加器 A 是否为 0,若是则更新pc为指令指定的地址,否则pc不变。 BR 指令(代码 7):跳转到指令指定的地址。 更新pc为指令指定的地址。 STP 指令(代码 8):停止程序执行。 输入处理: 读取输入的内存状态字符串,将其按 4 位一组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存储在内存数组中。 初始化pc为 0,累加器 A 和 B 为 0。 执行模拟: 通过一个循环,根据pc从内存中读取指令代码。 根据指令代码执行相应的操作,更新内存、累加器和pc。 当遇到 STP 指令(代码 8)时,停止循环。 输出处理: 将内存数组转换为十六进制字符串输出,每个元素为 4 位十六进制数,总共 256 个十六进制字符,最后加上换行符。

    代码实现

    #include<iostream>
    #include<algorithm>
    #include<cstdio>
    #include<vector>
    #include<cstring>
    #include<set>
    #include<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define inf 0x3f3f3f3f
    const int mx = 26+5,mod = 1e9+7;
    int n,m,in[mx],ret[mx],a[mx],size;
    typedef long long ll;
    char c[10];
    vector <int> vec[mx];
    int topo(int x){
        queue<int>que;
        que.push(x);
        int ans = 1;
        ret[size] = x;
        while(!que.empty()){
            int po = que.front(),cnt = 0;
            que.pop();
            for(int i=0;i<vec[po].size();i++){
                int son = vec[po][i];
                a[son]--;
                if(!a[son]){
                    que.push(son);
                    size++,cnt++;
                    ret[size] = son;
                }
            }
            if(cnt>1) ans = 0;
        }
        return ans;
    }
    int main(){
        while(scanf("%d%d",&n,&m)&&n+m){
            int ans = 0;
            memset(in,0,sizeof(in));
            for(int i=0;i<n;i++) vec[i].clear();
            for(int i=1;i<=m;i++){
                size = 0;
                int flag = 0;
                scanf("%s",c);
                if(c[1]=='<') vec[c[2]-'A'].push_back(c[0]-'A'),in[c[0]-'A']++;
                else vec[c[0]-'A'].push_back(c[2]-'A'),in[c[2]-'A']++;
                if(ans) continue;
                copy(in,in+n,a);
                for(int j=0;j<n;j++)
                if(!in[j]){
                    size++;
                    if(topo(j)) ans = i;
                    if(flag) ans = 0;
                    flag = 1;
                }
                if(size<n) ans = -i;
            }
            if(ans<0) printf("Inconsistency found after %d relations.\n",-ans);
            else if(!ans) puts("Sorted sequence cannot be determined.");
            else{
                printf("Sorted sequence determined after %d relations: ",ans);
                for(int i=n;i>=1;i--) putchar(ret[i]+'A');
                puts(".");
            }
        }
        return 0;
    }
    
    
    • 1

    信息

    ID
    50
    时间
    1000ms
    内存
    256MiB
    难度
    10
    标签
    递交数
    1
    已通过
    1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