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题解
-
0
题目概述
给定一个无向图 ,其中 ,要求找到一个 的排列 ,使得:
存在一组二元组 ,满足 且不存在 使得
图 的边集 $E = {(p_{a_i}, p_{b_i}) \mid i \in {1, 2, \ldots, m}}$
排列 的字典序最小
问题分析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在寻找一个满足特定交叉约束的图表示。题目中的约束条件意味着边在排列中不能形成交叉模式,这类似于平面图的直线嵌入问题。
算法标签
-
图论 - 涉及图的结构分析和遍历
-
深度优先搜索 (DFS) - 用于图遍历和双连通分量识别
-
双连通分量 - 处理图的连通性结构
-
贪心算法 - 追求字典序最小的解
-
Tarjan算法 - 用于计算DFS序和low值
算法详细解析
1. 核心思想
该算法通过深度优先搜索识别图的双连通分量结构,然后利用这些信息构建字典序最小的节点排列。关键观察是:满足题目条件的排列对应于图的某种特定DFS遍历顺序。
2. 数据结构设计
int c[100001], a[100001][2], f[100001][2], dfn[100001], low[100001]; basic_string <int> S, G[100001]; set <int> r; vector <node> E[100001][2];
c[x]: 记录节点x的子节点数量
a[x][0/1]: 存储节点x的两个关键子节点
f[x][0/1]: 存储从节点x出发的两种遍历顺序的最小节点
dfn[x]: 节点x的DFS序号
low[x]: 节点x在DFS树中能回溯到的最早祖先
G[x]: 图的邻接表表示
E[x][0/1]: 存储节点x的两种可能的遍历顺序
r: 未处理节点的集合
S: 最终结果排列
3. 算法步骤
步骤1: DFS遍历与双连通分量分析 (dfs1)
void dfs1(int x, int u) { dfn[x] = low[x] = ++c[0], f[x][0] = f[x][1] = x; vector <node> e; for (int y : G[x]) { if (!dfn[y]) { dfs1(y, x), low[x] = min(low[x], low[y]); if (low[y] < dfn[x]) a[x][c[x]++] = y; else e.push_back(node(y, f[y][0] > f[y][1])); } else if (y != u) low[x] = min(low[x], dfn[y]); } // ... 后续处理 }
-
计算每个节点的DFS序号和low值
-
识别双连通分量和割点
-
构建两种可能的遍历顺序 E[x][0] 和 E[x][1]
步骤2: 辅助计算函数 (calc)
int calc(int x, int y) { if (!c[x]) return f[x][0] > f[x][1]; else if (c[x] & 1) return low[a[x][0]] == dfn[y]; else return low[a[x][0]] > low[a[x][1]]; }
-
根据节点的子节点数量和low值决定遍历顺序
-
确保选择的顺序满足题目约束条件
步骤3: 生成字典序最小排列 (dfs3)
void dfs3(int x, int k) { if (r.count(x)) dfs2(x), k = f[x][0] > f[x][1]; for (node y : E[x][k]) { if (y.x == x) { while (r.size() && *r.begin() < x) dfs1(*r.begin(), 0), dfs3(*r.begin(), 0); S += x; } else dfs3(y.x, y.k); } }
-
使用贪心策略选择字典序最小的遍历路径
-
维护未处理节点集合 r
-
构建最终排列 S
4. 关键算法特性 4.1 双连通分量处理 算法通过计算 dfn 和 low 值来识别双连通分量,这是Tarjan算法的核心思想。双连通分量的正确处理确保了边的不交叉约束。
4.2 字典序最小化策略 算法维护两种遍历顺序 E[x][0] 和 E[x][1],通过比较 f[x][0] 和 f[x][1] 来选择字典序更小的路径:
f[x][0] = E[x][0][0].x == x ? x : f[E[x][0][0].x][E[x][0][0].k], f[x][1] = E[x][1][0].x == x ? x : f[E[x][1][0].x][E[x][1][0].k];
4.3 贪心选择 在 dfs3 中,算法总是选择当前可用的最小节点,确保整体排列的字典序最小:
while (r.size() && *r.begin() < x) dfs1(*r.begin(), 0), dfs3(*r.begin(), 0);
5. 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
-
DFS遍历:
-
排序操作: 每个节点的子节点排序,总体
-
总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
图存储:
-
辅助数组:
-
总复杂度:
6. 算法正确性证明思路
-
约束条件满足: 通过双连通分量分析和特定的遍历顺序构建,确保边的不交叉约束
-
字典序最小: 贪心选择策略保证每一步都选择当前最小的可用节点
-
完整性: 算法处理所有连通分量,确保生成完整的排列
7. 实际应用考虑
-
适用于大规模图()
-
处理多种图结构(连通图、森林、度数限制图等)
-
鲁棒性强,能够处理各种特殊性质的图
总结
该算法通过结合深度优先搜索、双连通分量分析和贪心策略,有效地解决了在特定边约束下寻找字典序最小排列的问题。算法充分利用了图的结构特性,在保证正确性的同时达到了较高的效率,适用于大规模数据。
-
- 1
信息
- ID
- 3196
- 时间
- 2000ms
- 内存
- 256MiB
- 难度
- 10
- 标签
- 递交数
- 2
- 已通过
- 1
-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