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题解
-
0
问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基于排序+剪枝DFS的分组优化问题,核心目标是将排序后的数组
a
划分成多层级分组,通过特定成本公式计算最小总成本。成本由“分组固定成本”和“元素和×层级”两部分构成,需通过DFS探索所有有效分组方案,并借助多重剪枝提升效率。算法思路
1. 预处理阶段
(1)排序与前缀和
- 排序:将数组
a
按升序排序,确保分组时优先处理较小元素,降低“元素和×层级”的成本(小元素乘高层级比大元素乘高层级更优)。 - 前缀和:计算前缀和数组
s
,其中 ,用于快速计算任意区间 的元素和(),减少后续成本计算的重复运算。
(2)初始化设置
- 初始化最小成本
ans = 1e18
(用于后续更新最小值)。 - 初始化分组辅助数组
d
:d[D]
存储第D
层(层级从1
开始)所有分组的元素个数。
2. 核心成本公式
总成本由两部分组成,需先明确分组固定成本的计算规则:
- 分组固定成本:若某组有
k
个元素,其固定成本为 (通过位运算1ll << k
高效计算 )。 - 元素和成本:某层
D
中所有分组的元素和,乘以层级D
,即 。 - 总成本:所有层的“固定成本之和 + 元素和成本之和”。
3. 剪枝DFS探索最优分组
DFS的核心是“尝试分组→递归探索→回溯调整”,通过多重剪枝排除无效方案,聚焦最优解。
(1)DFS入口与初始分组
遍历初始分组(第
1
层)的可能大小i
(从1
到n
),仅当初始成本可行时才进入DFS:- 初始成本公式:
(2^(i-1)-i
是第1
层分组的固定成本,s[n-1]-s[n-i]
是第1
层元素和成本,因第1
层层级为1
,无需额外乘层级)。 - 若初始成本 ≥ 当前最小
ans
,直接跳过(初始剪枝,排除明显非最优方案)。
(2)DFS递归终止与剪枝条件
递归函数参数
dfs(N, D, c)
中,N
是已分组的元素总数,D
是当前层级,c
是当前总成本:- 终止条件1:若
N == n
(所有元素已分组),更新ans
为c
(找到一个完整方案)。 - 剪枝条件1:若
N > n
(元素总数超出,无效方案),或c + s[n-N]*(D+1) ≥ ans
(后续层级至少为D+1
,剩余元素和×D+1
已使总成本超当前最优,无需继续),直接返回。 - 剪枝条件2:若当前层级
D
的最大分组大小d[D].back() ≤ 2
(小分组调整空间有限,继续搜索难以优化成本),直接返回。
(3)分组扩展与回溯调整
-
分组扩展:基于当前层级
D
的分组大小,生成第D+1
层的分组方案:- 遍历可能的分组大小
i
,计算第D+1
层的分组数量,更新N
(已分组总数)和c
(当前总成本,累加固定成本 )。 - 进入第
D+1
层递归,计算该层元素和成本((s[n-tN] - s[n-N]) * D
,tN
是扩展前的N
)。
- 遍历可能的分组大小
-
回溯调整:扩展后尝试减小当前层级的分组大小,探索更优方案:
- 将当前层级
D
的某分组大小从t
减为t-1
,更新c
(固定成本减少 ,增加 ,净减少 )和N
(已分组总数减1
)。 - 重新递归搜索,确保不遗漏“小分组更优”的方案。
- 将当前层级
-
状态清理:回溯后清空当前层级
D
的分组记录d[D]
,避免影响其他分支搜索。
关键复杂度与优化
1. 时间复杂度
- 最坏情况:DFS需遍历所有可能分组方案,复杂度为 ,但通过多重剪枝(初始剪枝、成本预判剪枝、小分组剪枝),实际复杂度远低于此,可处理 的数据规模(符合代码中数组
a
的大小限制110
)。 - 预处理:排序复杂度 ,前缀和计算 ,可忽略。
2. 优化关键点
- 排序贪心:优先处理小元素,降低“元素和×层级”的成本。
- 多重剪枝:通过成本预判和小分组限制,大幅减少无效搜索分支。
- 回溯调整:不仅扩展分组,还反向减小分组大小,平衡探索全面性与效率。
代码模块解析
模块 功能描述 预处理 排序数组 a
、计算前缀和s
、初始化ans
和分组数组d
DFS入口 遍历初始分组大小 i
,仅在初始成本可行时进入DFSDFS递归函数 实现分组扩展、成本计算、剪枝与回溯,探索所有有效分组方案 回溯调整 减小分组大小,更新成本与元素总数,重新搜索更优方案 结果输出 每组测试用例结束后,输出最小总成本 ans
- 排序:将数组
- 1
信息
- ID
- 3277
- 时间
- 2000ms
- 内存
- 512MiB
- 难度
- 10
- 标签
- 递交数
- 1
- 已通过
- 1
-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