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题解
-
0
「AHOI2022」回忆 题解
问题分析
核心问题
给定一棵树和 个研究对 ,其中 是 的祖先。每轮回忆可以访问树上的一个连通块(从任意点开始,只能移动到相邻的未访问点)。一个研究被想起当且仅当该轮回忆同时包含了 和 (即包含整个路径 )。求覆盖所有研究所需的最少回忆轮数。
关键观察
观察1:回忆路径的性质
- 每轮回忆对应树上的一个连通子图
- 由于回忆从任意点开始,只能移动到相邻点,所以回忆路径是连通的
- 回忆路径可以看作是从某个起点开始的DFS遍历的一个前缀
观察2:研究被想起的条件
研究 被想起 ⇔ 回忆路径包含从 到 的整条路径
这意味着不能只包含路径的一部分,必须包含所有中间节点。
算法思路
方法一:贪心覆盖
核心思想:每次选择一条能覆盖最多未被想起研究的路径。
步骤:
- 将所有研究按某种顺序排序(如按 的深度)
- 维护未被想起的研究集合
- 每次选择一条路径,使其包含尽可能多的未被想起研究的完整路径
- 重复直到所有研究都被想起
贪心正确性:这个问题具有拟阵结构,贪心算法可以得到最优解。
方法二:树形DP
定义状态:
- :覆盖以 为根的子树中所有研究所需的最少轮数
- :在覆盖子树后,从 向上延伸的最长可用路径长度
状态转移: 对于节点 ,考虑其所有子节点 :
- 首先计算子树的覆盖需求
- 合并子树的覆盖信息
- 处理以 为起点或终点的研究
关键点:当多个子树的需求需要合并时,可能需要额外的轮次。
方法三:路径覆盖的转化
将每个研究 看作需要覆盖的路径。问题转化为:找到最少的连通子图,使得每个路径至少被一个连通子图完全包含。
这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在树的DFS序上,每个研究对应一个区间 ,我们需要用最少的连通块覆盖所有区间。
算法细节
贪心算法的实现
-
预处理:
- 计算每个节点的DFS序、深度、父节点信息
- 预处理LCA以便快速判断祖先关系
-
研究排序: 按 的DFS序排序,这样在遍历时可以先处理深度较浅的研究
-
覆盖标记: 维护一个数组记录每个研究是否已被覆盖
-
路径选择: 每次选择一条从某个节点到其某个后代的路径,使其包含尽可能多的未被覆盖的研究路径
树形DP的优化
状态设计:
- :覆盖子树 中所有研究的最少轮数
- :覆盖后,从 向上还能免费覆盖多远的路径
- :子树 中还未被覆盖的研究需求
转移方程: 对于节点 :
- 初始化:, ,
- 对每个子节点 :
- 合并 , ,
- 如果 可以覆盖 到 路径上的某些研究,则减少需求
- 处理以 为 或 的研究
- 如果当前需求无法被满足,增加轮次:, 新的向上覆盖能力
复杂度分析
贪心方法
- 预处理:(LCA预处理)
- 排序:
- 贪心选择:
- 总体:
树形DP方法
- DFS遍历:
- 状态转移:每个节点处理其所有子节点和研究
- 总体:
实现要点
- 高效LCA:使用倍增或Tarjan算法
- 路径检查:快速判断一条路径是否包含给定的研究路径
- 需求合并:在树形DP中高效合并子树信息
- 边界处理:叶子节点、根节点的特殊情况
特殊性质的处理
性质B: 是 的父亲
- 研究路径长度都为1
- 问题简化为边覆盖问题
- 可以使用更简单的贪心策略
性质C:所有
- 所有研究都是从根出发的路径
- 问题转化为覆盖从根出发的路径
- 可以使用DFS序上的区间覆盖贪心
总结
本题的核心在于将回忆过程建模为树上的连通路径覆盖问题,并通过巧妙的贪心策略或树形DP来求解最小覆盖数。
技术亮点:
- 树上路径覆盖问题的建模
- 贪心选择策略的正确性证明
- 树形DP状态设计的技巧
- 利用树的特殊结构进行优化
这种解法能够在题目给定的大数据范围内高效运行,是处理此类树上路径覆盖问题的典型方法。关键在于发现研究的覆盖要求是整条路径而非单个节点,这决定了算法的设计方向。
- 1
信息
- ID
- 3132
- 时间
- 1500ms
- 内存
- 256MiB
- 难度
- 9
- 标签
- 递交数
- 1
- 已通过
- 1
-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