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题解

  • 0
    @ 2025-10-19 10:26:04

    算法思路

    核心思想

    使用**线段树套ODT(珂朵莉树)**的组合数据结构,高效处理区间染色和最小值更新操作。

    数据结构设计

    1. 外层线段树(按行维护)

    • 维护信息
      • mn:区间内行的最小美观度
      • sm:区间内行的最小列号(用于计算美观度)
      • cnt:具有最小美观度的行数
      • sum:区间权值和
      • ad1:全区间加的懒标记
      • ad2:最小值区间加的懒标记

    2. 内层ODT(按列维护)

    • 每个列维护一个珂朵莉树,存储该列的连续染色段
    • 快速处理区间染色操作(黑白染色)

    关键操作实现

    染色操作(操作1、2)

    void upd(int l, int r, bool t) {
        // 使用ODT进行区间染色
        // 更新线段树中的美观度信息
    }
    
    • 时间复杂度:均摊 O(logn)O(\log n)

    最小值更新(操作3)

    void upd2(int p, int l, int r, int gl, int gr, int k, int mn, ll v) {
        // 找到区间内美观度最小的行
        // 对这些行进行权值更新
    }
    
    • 时间复杂度:O(logn)O(\log n)

    查询操作(操作4)

    ll qry2(int p, int l, int r, int gl, int gr) {
        // 查询区间权值和
    }
    
    • 时间复杂度:O(logn)O(\log n)

    算法优势

    1. 高效处理区间染色:ODT适合大量区间赋值操作
    2. 快速最小值查询:线段树维护区间最小值信息
    3. 双重懒标记:分别处理全区间加和最小值区间加
    4. 颜色段均摊:ODT保证操作次数的均摊复杂度

    复杂度分析

    • 预处理O(nlogn)O(n \log n)
    • 每次操作O(log2n)O(\log^2 n)(最坏情况)
    • 总复杂度O(mlog2n)O(m \log^2 n)

    适用场景

    • 大规模区间染色操作
    • 需要动态维护区间极值
    • 操作类型多样的复杂场景

    该算法通过组合数据结构的巧妙设计,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解决了复杂的操作需求。

    • 1

    信息

    ID
    3322
    时间
    4000ms
    内存
    256MiB
    难度
    10
    标签
    递交数
    2
    已通过
    1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