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条题解
-
0
问题数学建模
问题本质
这是一个异或方程组求解问题,附加全局唯一性约束。
数学形式化
给定:
- 的棋盘
- 若干异或约束:$x_{i_1} \oplus x_{i_2} \oplus \cdots \oplus x_{i_k} = c$
- 全局约束:所有 互不相同,且
求:一组满足所有约束的解,或判定无解。
核心算法思想
关键观察 1:图论建模
将异或方程组转化为图上的约束传播问题。
建模方式:
- 节点:每个线索对应一个节点
- 边:每个空格对应一条边,连接其关联的两个线索节点
- 边权:空格的值
异或约束:每个节点的所有边权的异或和 = 线索值
关键观察 2:基环树结构
根据连通性,图可以分为两类边:
- 树边:连接不同连通分量的边
- 环边:连接同一连通分量的边
核心性质:
- 树边的权值可以通过 DFS 唯一确定
- 环边需要满足相容性条件(否则无解)
关键观察 3:随机化构造
由于数字范围极大(),而空格数量有限(),随机赋值几乎必然不重复。
概率分析:
$$P(\text{碰撞}) = \frac{n^2}{2^{60}} \approx \frac{40000^2}{10^{18}} \approx 10^{-9} $$
算法流程详解
阶段 1:建图
1.1 节点编号
为每个线索分配唯一节点编号:
int cnt = 0; // 节点计数器 // 遍历所有格子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m; j++) { // 纵向线索(左下角) if (tp[i][j] == 1 || tp[i][j] == 3) { a[++cnt] = v1[i][j]; // 存储线索值 // 找到所有下方的空格 int p = i + 1; while (tp[p][j] == 4) { L[p][j] = cnt; // 标记空格(p,j)属于线索cnt p++; } } // 横向线索(右上角)同理 if (tp[i][j] == 2 || tp[i][j] == 3) { a[++cnt] = v2[i][j]; int p = j + 1; while (tp[i][p] == 4) { R[i][p] = cnt; p++; } } } }
数据结构说明:
cnt
:线索节点总数L[i][j]
:空格 对应的纵向线索编号R[i][j]
:空格 对应的横向线索编号a[i]
:线索 的目标异或和
1.2 并查集判断连通性
// 并查集初始化 for (int i = 1; i <= cnt; i++) f[i] = i; // 路径压缩查找 int find(int x) { return x == f[x] ? x : f[x] = find(f[x]); }
优化技巧:使用异或判断是否相等
int find(int x) { return x ^ f[x] ? f[x] = find(f[x]) : x; }
1.3 边的分类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m; j++) { if (tp[i][j] == 4) { // 空格 nd[i][j] = ++tmp; val[tmp] = random_value(); // 随机赋初值 if (L[i][j] && R[i][j]) { // 情况1:空格连接两个线索 if (find(L[i][j]) != find(R[i][j])) { // 树边:连接不同连通分量 ADD(L[i][j], R[i][j], nd[i][j]); f[find(L[i][j])] = find(R[i][j]); } else { // 环边:连接同一连通分量 a[L[i][j]] ^= val[tmp]; a[R[i][j]] ^= val[tmp]; } } else if (L[i][j]) { // 情况2:只属于纵向线索(叶子边) g[L[i][j]].push_back(tmp); } else if (R[i][j]) { // 情况3:只属于横向线索(叶子边) g[R[i][j]].push_back(tmp); } } } }
图的存储:链式前向星
struct Edge { int to, next, edge_id; }; void add_edge(int u, int v, int eid) { to[++tot] = v; nx[tot] = head[u]; id[tot] = eid; head[u] = tot; } void ADD(int u, int v, int eid) { add_edge(u, v, eid); // 正向边 add_edge(v, u, eid); // 反向边(无向图) }
阶段 2:随机化构造
#include <random> mt19937_64 rng(114514); // 64位梅森旋转随机数生成器 // 为每个空格随机赋值 val[tmp] = rng() % ((1LL << 60) - 1) + 1;
为什么随机化可行?
- 数字空间巨大:
- 需求数量有限:最多 个数字
- 碰撞概率极低:根据生日悖论,碰撞概率
阶段 3:DFS 求解树边
3.1 算法核心思想
关键性质:在树结构中,从叶子到根可以唯一确定所有边权。
递归策略:
- 先处理所有叶子边(只属于该节点的边)
- 递归处理子树
- 根据子树的剩余异或和确定树边权值
- 更新当前节点的剩余异或和
3.2 DFS 实现
void dfs(int u, bool is_root) { vis[u] = true; // 步骤1:处理叶子边 // 叶子边的权值已经随机赋值,先累加到异或和中 for (int leaf_edge_id : g[u]) { a[u] ^= val[leaf_edge_id]; } // 步骤2:遍历所有树边,递归处理子树 for (int i = head[u]; i; i = nx[i]) { int v = to[i]; if (!vis[v]) { // 递归处理子树 dfs(v, false); // 步骤3:确定边权 // 子树处理完后,a[v] 是子树的剩余异或和 // 这个剩余值必须等于连接边的权值 val[id[i]] = a[v]; // 步骤4:更新当前节点 a[u] ^= a[v]; // 减去该边的贡献 a[v] = 0; // 子树方程已满足 } } // 步骤5:根节点的调整 // 如果是根节点且有叶子边,调整第一个叶子边 if (is_root && g[u].size()) { val[g[u][0]] ^= a[u]; a[u] = 0; } }
数学原理:
设节点 的线索值为 ,所有相关边为 ,则:
$$\text{val}(e_1) \oplus \text{val}(e_2) \oplus \cdots \oplus \text{val}(e_k) = c $$DFS 过程中:
$$a[u] = c \oplus \bigoplus_{i=1}^{k} \text{val}(e_i) $$- 初始:
- 每处理一条边 ,执行
- 最终:(方程满足)
阶段 4:可行性检查
4.1 检查异或约束
// 检查所有线索的异或和是否为0 for (int i = 1; i <= cnt; i++) { if (a[i] != 0) { puts("-1"); // 存在未满足的约束 return; } }
含义:
- :线索 的异或方程满足
- :存在矛盾,无解
4.2 检查唯一性约束
map<ull, bool> used; for (int i = 1; i <= tmp; i++) { if (val[i] == 0 || used.count(val[i])) { puts("-1"); // 数字为0或重复 return; } used[val[i]] = true; }
优化:使用
unordered_map
可以降低复杂度到
📐 数学理论基础
定理 1:异或线性空间
命题:异或方程组的解空间是 的一个线性子空间。
证明要点:
- 异或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 ,
因此异或方程组等价于 上的线性方程组。
定理 2:树边的唯一性
命题:在树结构中,给定叶子边的权值后,所有树边的权值唯一确定。
证明: 对树进行后序遍历,设节点 有子树 ,则:
由于异或的唯一性,每条边的权值唯一确定。□
定理 3:环边的相容性
命题:环边必须满足环上所有约束的相容性,否则无解。
证明: 设环上有节点 ,边为 。
环的约束:
$$\bigoplus_{i=1}^{k} c_i = \bigoplus_{i=1}^{k} \text{val}(e_i) $$如果环边随机赋值后不满足此条件,则整个方程组无解。□
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
-
建图:
- 遍历所有格子,建立映射关系
-
并查集:
- 路径压缩后,单次操作接近
-
DFS:
- 每个节点和边各访问一次
-
去重检查:
- 使用 map 插入和查询
总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 图的存储:
- 并查集:
- 哈希表:
总空间复杂度:
算法优化技巧
优化 1:路径压缩的异或技巧
// 标准路径压缩 int find(int x) { return x == f[x] ? x : f[x] = find(f[x]); } // 异或优化版本 int find(int x) { return x ^ f[x] ? f[x] = find(f[x]) : x; }
原理:
x ^ f[x]
当且仅当x != f[x]
时为真(假设x, f[x] > 0
)优化 2:链式前向星存图
// 数组模拟链表,避免动态分配 int head[M], to[M], nx[M], id[M], tot; void add_edge(int u, int v, int eid) { to[++tot] = v; nx[tot] = head[u]; id[tot] = eid; head[u] = tot; }
优势:
- 访问连续内存,缓存友好
- 避免动态分配开销
优化 3:快速清零
// 方法1:memset(慢) memset(array, 0, sizeof(array)); // 方法2:只清零使用过的部分(快) for (int i = 1; i <= cnt; i++) { a[i] = 0; }
代码框架
int main() { int T; scanf("%d", &T); while (T--) { // 1. 读入数据 read_input(); // 2. 建图(节点编号 + 边分类) build_graph(); // 3. 随机化初始构造 random_initialize(); // 4. DFS 求解树边 for (int i = 1; i <= cnt; i++) { if (!vis[i]) { dfs(i, true); } } // 5. 可行性检查 if (!check_feasibility()) { puts("-1"); } else { output_solution(); } // 6. 清理数据 clear(); } return 0; }
关键数据结构总结
数组映射
数组 含义 范围 tp[i][j]
格子类型 0-4 L[i][j]
空格的纵向线索编号 1-cnt R[i][j]
空格的横向线索编号 nd[i][j]
空格的边编号 1-tmp a[i]
线索的剩余异或和 0- val[i]
边的权值(空格的值) 1- 图的存储
// 链式前向星 int head[M]; // 节点的第一条边 int to[M]; // 边的终点 int nx[M]; // 下一条边 int id[M]; // 边的编号 // 邻接表(叶子边) vector<int> g[M]; // g[u] 存储节点u的所有叶子边
易错点提醒
错误 1:忘记处理环边
// 错误:没有更新环边的异或和 if (find(L[i][j]) == find(R[i][j])) { // 环边,需要检查相容性 } // 正确:更新异或和 if (find(L[i][j]) == find(R[i][j])) { a[L[i][j]] ^= val[tmp]; a[R[i][j]] ^= val[tmp]; }
错误 2:DFS 时未标记访问
// 错误:可能重复访问 void dfs(int u) { // 忘记标记 for (边) dfs(v); } // 正确 void dfs(int u) { vis[u] = true; // 必须先标记 for (边) if (!vis[v]) dfs(v); }
错误 3:根节点的特殊处理
// 根节点如果还有剩余异或和,需要调整叶子边 if (is_root && g[u].size()) { val[g[u][0]] ^= a[u]; a[u] = 0; }
相关知识点
前置知识
- 并查集
- DFS 图遍历
- 异或运算性质
- 基环树/仙人掌图
进阶知识
- 线性基理论
- GF(2) 线性代数
- 随机化算法分析
- 图的生成树
- 1
信息
- ID
- 3270
- 时间
- 1000ms
- 内存
- 256MiB
- 难度
- 10
- 标签
- 递交数
- 3
- 已通过
- 1
- 上传者